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案例背景]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师不但是课程的实践者、课程的改革者,更应该是带领学生做课程资源的开发、创造者.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我们可以给学生多一些参与机会、多一点参与的空间,让学生有多一次实现需要的满足.
推荐文章
走近大自然交汇心与心
交流
沟通
环保意识
孩子不该有"大自然缺失症"
大自然缺失症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健康成长
大自然
幼儿成长
全面发展
重特大自然灾害救援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重特大自然灾害
救援效率
SBM模型
Tobit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自然的文字》案例分析
来源期刊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课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6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涂梅香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半月刊
1992-7711
14-1307/G4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2-454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9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5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