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人在主动进行肢体运动时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和肢体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m,sEMG)信号特征,并与其被动受迫产生相同肢体动作模式时EEG和sEMG信号特征做比较,探讨两者在激活大脑运动皮层神经和产生外周神经-肌肉活动时的不同作用特点与效应,对于了解运动传导通路的功能状态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也可为研究开发脑卒中康复治疗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主要设计了自主和被动屈腕动作两种实验范式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软、硬件系统(LabVIEW软件,DAQ采集卡和视觉反馈系统)进行试验.招募9名被试者(4男,5女)进行了主动和被动屈腕实验,同步采集了被试者EEG和sEMG数据.结果:被动与主动屈腕动作情况下EEG时频变化和平均EMG信号包络幅度的变化及其信号功率谱变化特征趋势大致类似;被动与主动肢体动作事件一样会诱发事件相关去同步(event 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ERD)现象,即证明被动动作下大脑皮层运动区与外周神经系统均能被相应激活,且能够产生联系;被动与主动屈腕时脑-肌电信号频域相干性相似,且被动情况下屈肌EMG与C3脑区EEG信号的相干性幅值比自主动作时增强.这可能是由于被迫动作时会诱发想象动作,从而能增强相应脑区神经元被激发程度.结论:本文结果可支持重复被动肢体运动康复训练的临床实践,并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基于sEMG的特征包络线提取与动作识别研究
表面肌电信号
特征包络线
平方调解法
样本标签
BP神经网络
牵引式滑坡特征及主被动加固比较分析
牵引式滑坡
抗剪强度
滑动范围
被动加固
主动加固
一种基于EEG和sEMG的假手控制策略
假手
动作编码
协同控制
触觉反馈
基于多通道sEMG小波包分解特征的人手动作模式识别方法
表面肌电信号
小波包分解
动作标签
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被动手臂动作的EEG和sEMG特征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脑卒中康复 自主动作 被动动作 小波变换 脑-肌电相干性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13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49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0458.2014.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巍 5 19 2.0 4.0
2 王颖 3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卒中康复
自主动作
被动动作
小波变换
脑-肌电相干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季刊
1672-0458
13-1327/R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
18-295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0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