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诗集《宇宙是扁的》《未名湖》《慧根丛书》的出版,臧棣的创作不但达到了相当的数量,而且,其习惯以“协会”“未名湖”“某某丛书”作为诗集中每首诗标题的“系列形式”,也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其诗歌技艺、经验已同样进入到一种新的状态:词尾后缀的“同题”或“重复”除了显示臧棣在创作上的自信心,还显示了臧棣诗歌的容纳能力及扩张感(1).由此审视臧棣二十余年的创作之路,追逐语言表现的可能性己成为臧棣诗歌的动力和资本.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解读臧棣创作所要面对的“冒险性”——这种由臧棣苛求于技艺而造成的写作、接受和品评层面上的“难度”,在笔者看来,一直潜含着文学的自我、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对话问题.对臧棣的解读应当是多义性的,而这种多义性绝非仅源于研究者的视觉差异,还在于臧棣诗歌本身的复杂与艰深——作为一个业已形成观念、“风格化”了的诗人,臧棣诗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近乎现代性本质的延展过程.
推荐文章
历史的个人化与现时性--臧棣历史书写论
臧棣
历史
个人化
现时性
有意味的形式——从《木匠活》看臧棣诗歌特色
臧棣
诗歌
《木匠活》
有意味的形式
读的是文 品的是诗
文包诗
课型
教学
“文包诗”教学中的言语实践探索
文包诗
顿悟
融合
习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诗与文的“互训”——臧棣论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作家作品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46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立群 辽宁大学文学院 235 218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