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家系的听力学及遗传学表型特征,并鉴定其致聋基因.方法 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家系进行病史采集和听力学检测,绘制耳聋家系系谱图,提取受检者的基因组DNA;对先证者进行外显子组测序,并结合家系的遗传学特征及患病者的听力学特征等进行分析,应用Sanger测序对筛选出的候选变异位点进行验证.结果 该家系共五代27人(男13人,女14人),现存19人;患感音神经性聋者10人,表型不确定者1人,现存明确感音神经性聋者7人,发病年龄10~30岁,均表现为双耳对称性进行性中度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听阈曲线为下降型或平坦型;共检测到6个已知耳聋基因的突变位点及900多个未知基因的变异位点,应用Sanger测序对检测到的EYA4 (c.1486A>T)、MYO7A (c.3602G>C)和ESPN(c.2225C>T)已知耳聋基因的突变位点及DNMT1(c.4381C>T)、BMP2 (c.393A>T)、TP63 (c.854G>A)和RAI1(c.4162G>A)4个可疑的变异予以验证并排除了其致病的可能性.结论 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聋遗传学特征,表现为中度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对已发现的3个已知耳聋基因突变位点及4个可疑的变异位点进行筛查,未发现明确的致病位点,提示其致聋基因可能为新的致聋基因;对于未知基因的鉴定,最好选取2个以上样本进行外显子组测序.
推荐文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聋家系听力学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显性遗传
听力损失
家系
表型
基因
外显子组测序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聋家系致病基因ACTG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耳聋
全外显子组测序
ACTG1
一噪声相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聋家系遗传性分析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性耳聋
表型
二代测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家系的遗传学特征分析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性耳聋
遗传学
家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家系遗传学特征及外显子组测序分析
来源期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感音神经性聋 全外显子组测序 基因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9-34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64.44
字数 44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299.2014.04.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感音神经性聋
全外显子组测序
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双月刊
1006-7299
42-139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路5号
38-224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2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19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