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了解学生学习的心路历程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化学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化学知识也有着非常严密的内在结构,这种内在的逻辑结构是很多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思路的习惯依据.特别对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学习,教师往往容易沿着“结构→性质→用途”这一主线展开.因为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而物质的性质又决定了该物质的主要用途,这是化学教师一贯坚持的定律.但对于一种陌生的物质(或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物质),如果问学生想了解该物质的什么知识,学生第一回答比例较高的是“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第一回答中说到“物质的结构”的却非常少,这就告诉教师,先探究物质的结构其实并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心路历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顺应学生的心路历程,变“引导探究”为“协助探究”——再谈“苯酚”的教学设计
来源期刊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课堂在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3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增富 1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月刊
1002-2201
61-1034/G4
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内
52-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66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