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节课,我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评价反思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余角与补角”这节课是在认识角的大小、比较和度量之后的学习内容,主要介绍余角、补角的概念及其性质.是作为实验几何向证明几何过渡的重要过程,它是七下“相交线”和几何知识进一步学习的工具性内容,涉及归纳、类比、方程、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也为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观察分析、演绎归纳能力打下基础.
推荐文章
“向量的加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向量的加法
教学设计
趣味性
主体性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临床护理教学反思表的设计与应用
护生
带教老师
教学反思表
浅谈金属针布齿条前角余角与梳理效果
金属针布齿条
前角
前角余角
纤维受力
锡林转速
梳理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余角和补角”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期刊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反思 教材分析 学习内容 几何知识 归纳能力 教学过程 思想方法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G42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天婵 新疆医科大学子女学校 7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教学设计
反思
教材分析
学习内容
几何知识
归纳能力
教学过程
思想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月刊
2095-4832
10-1085/O1
16开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首都师范大学数学
2-220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9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