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何为“增减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80名被试分成4组,每组被试都有7次机会听到某个人(心理学家预先安排的)对他们的评价.第1组为贬抑组,即7次评价只说被试缺点不说优点;第2组为褒扬组,即7次评价只说被试优点不说缺点;第3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被试缺点,后3次则专门说被试优点;第4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被试优点,后3次则专门说被试缺点.
推荐文章
在教学中尝试运用词块理论
初中英语
写作能力
词块理论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智能化中的运用
虚拟现实技术
教育教学
智能化
教学方式
“蝴蝶效应”原理在教学中的启发
蝴蝶效应
混沌理论
教育教学
敏感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增减效应”在教育中的尝试运用
来源期刊 班主任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工作笔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宁城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班主任
月刊
1002-560X
11-1125/G4
16开
北京市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