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1个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眼球震颤家系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候选基因直接测序的方法对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及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1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对家系所有成员进行全身检查及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眼球震颤中间带、验光等眼科的相关检查后,从家系中每一代各选1例患者(包括先证者)及正常人,进行候选基因FRMD7、GPR143与PAX6基因的外显子测序.结果 家系患者的眼球震颤为水平冲动型,并且具有中间带.除了先证者有部分眼组织缺损及小眼球等异常外,其余患者的眼前节均未见明显发育异常.家系患者PAX6基因第7外显子的第382碱基发生了杂合突变(c.C382T),从而引起了氨基酸的改变(p.R128C),该突变可能影响了PAX6蛋白与其调控的下游基因的调控序列的结合,进而导致PAX6基因功能异常,影响眼部发育.结论 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眼球震颤家系的致病基因为PAX6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眼球震颤家系的临床表型及致病基因的研究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PAX6基因 FRMD7基因 GPR143基因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2-1044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0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89/j.cnki.rao.2014.028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75 456 12.0 18.0
2 李爱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10 26 3.0 4.0
3 王乐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17 56 4.0 6.0
4 庞宏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6 20 2.0 4.0
5 陆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13 18 2.0 4.0
6 刘敬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14 89 5.0 9.0
7 布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16 3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3)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天性眼球震颤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PAX6基因
FRMD7基因
GPR143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