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优化利用甘蔗尾叶复合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生产腐植酸工艺.[方法]以甘蔗尾叶和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为原料,通过白腐真菌、巨大芽孢杆菌、绿色木酶3种微生物混合发酵生产腐植酸,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此3种微生物混合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试验得出3种微生物混合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最适培养时间6d,最佳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锤度为18°Bx、初始pH为6.0,温度31℃,最优液料比为3∶1 ml/g,白腐真菌、巨大芽孢杆菌、绿色木酶3种菌最佳比例1∶1∶2,总接种量12%.其中发酵时间对腐植酸含量有显著性影响,在最优条件下的腐植酸含量为15.61%,较优化前提高了45.48%.[结论]研究充分利用了甘蔗尾叶及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中的营养物质,获得了生物活性高的生化腐植酸产品,其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的发展前景.
推荐文章
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甘蔗生长的效应
糖蜜酒精发酵液
甘蔗
生长
效应
乳酸菌发酵甘蔗糖蜜产乳酸的培养条件优化
乳酸
植物乳杆菌
甘蔗糖蜜
发酵条件优化
利用甘蔗糖蜜与乳清粉厌氧发酵制备丁二酸
甘蔗糖蜜
乳清粉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
丁二酸
甘蔗糖蜜发酵液中维生素B12提取方法的比较
甘蔗糖蜜
发酵液
维生素B12
提取率
煮沸法
微波加热法
Na2HPO4加压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甘蔗尾叶复合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生产腐植酸的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蔗尾叶 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 混合发酵 腐植酸 发酵条件优化
年,卷(期) 2014,(26)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53-9156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66.1
字数 32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智年 19 134 7.0 11.0
2 李楠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52 302 9.0 14.0
3 周瑞芳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4 11 2.0 3.0
4 辛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4 0 0.0 0.0
5 张娥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蔗尾叶
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
混合发酵
腐植酸
发酵条件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