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新杂合点突变致遗传性抗凝蛋白S(PS)缺陷症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析1例临床血栓病例并做家系调查,抽提外周血DNA并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核酸序列分析,构建野生型质粒(PS wt)和突变型质粒(PS-c.1771 del A),将质粒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质粒转染后细胞裂解液中PS的表达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S在高尔基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在PROS1基因上发现一新发的无义突变PS-c.1771 del A,家系调查显示本研究病例为一遗传性抗凝蛋白S缺陷症家系,野生型质粒转染细胞裂解液中PS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突变型质粒转染细胞,激光共聚焦也进一步显示突变型质粒转染细胞的PS表达量明显少于野生型,突变质粒内的PS在高尔基体内的聚集明显少于野生型质粒表达蛋白.结论 本病例先证者患遗传性抗凝蛋白S缺陷症的分子机制可能是由于突变导致PS表达下降、分泌障碍,而后抗凝功能减弱,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推荐文章
PAX6基因R203X无义突变导致家族性先天无虹膜
先天性无虹膜
PAX6基因
突变
盐肤木油致突变性研究
盐肤木油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精子畸形试验
致突变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发无义突变致抗凝蛋白S缺陷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静脉血栓 突变 抗凝蛋白S缺陷症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90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2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纪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66 498 12.0 19.0
2 方碧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2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静脉血栓
突变
抗凝蛋白S缺陷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季刊
1674-7429
11-9303/R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3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7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