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以莱辛的启蒙反思为入手提出:适度启蒙与绝对真理是否可能?虽然“反者道之动”是事物发展之常理,但二元相争的基本态势往往决定了场域位置的“轮流坐庄”。莱辛作为具有前瞻性的启蒙精英,提出人类教育的命题,这不仅是简单的道德教养或教育问题,更是表现出中庸之道的具体定位,即在“二元结构”中构建出可能的“三向维度”。借鉴侨易学理论资源如“二元三维”的基本结构,文章提出“一组二元”的关系,即强调在“故代性”与“现代性”之间的概念及其对理性与信仰冲突的调和。这种基本思路,不仅隐晦地出现在莱辛的观念之中,尤其具体表现在文学创作的文本实践之中。所以歌德、席勒所试图开辟的第三条道路,所谓“古典图镜”,其实早在启蒙时代就已开启端绪了,“适度启蒙”的标示仍表现出莱辛的基本立场,而“人类教育”方案的选择则显示了他脚踏实地的探索姿态,更体现出他所选择的中庸之道的具体定位。
推荐文章
脑瘫患儿启蒙教育探讨
脑性瘫痪
启蒙教育
教育康复
智力
注意力集中能力
医德养成教育的价值启蒙、分析、冲突、导向及其构建的约束机制
医德养成教育
价值启蒙
价值冲突
价值导向
约束机制
《启蒙辩证法》主题思想探究
启蒙辩证法
启蒙理性
文化工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适度启蒙与人类教育--莱辛的启蒙反思及其对理性与信仰冲突的调和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莱辛 德国 启蒙 教育 思想史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德语诗学与文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
页数 14页 分类号 B516.39|G40
字数 2092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95 197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莱辛
德国
启蒙
教育
思想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9-3060
31-1777/C
大16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637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9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94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