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的制作过程中,Mura 是一种常见的不良现象,它可以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画面品质.本文结合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采用宏观微观检查设备 Macro/Micro(M/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聚焦离子束测试仪(FIB)等设备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了产品开发过程中出现的 Sand Mura 问题.实验结果表明,Sand Mura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像素电极 ITO 在刻蚀过程中由于过刻发生断裂,导致在通电时该处液晶分子偏转发生异常,进而阻挡了光的透过而形成暗点;通过变更 ITO 薄膜的厚度及刻蚀时间等一系列措施,防止了像素电极在 PVX 过孔处因过刻引起的断裂,不良发生率降至0.3%,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过孔设计优化方案有助于新产品开发阶段避免该不良的发生,为以后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了一些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基于BP神经网络和均值差分的TFT-LCD MURA缺陷检测方法
机器视觉
BP神经网络
TFT-LCD
MURA
缺陷检测
TFT-LCD废弃面板的资源化处理
废弃面板
资源化处理
ITO膜
玻璃基板
手机用彩色TFT-LCD驱动控制芯片的驱动电路设计
TFT-LCD彩色液晶显示
驱动IC
source driver
gate driver
DM642 VideoPort口驱动TFT-LCD的改进方法
DM642 Video Port
TFT-LCD
嵌入式显示系统
时序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FT-LCD 制程中 Sand Mura 的失效模式分析及改善研究
来源期刊 液晶与显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TFT-LCD Sand Mura 过刻 厚度 刻蚀时间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器件物理及器件制备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7-26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87
字数 24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YJYXS20153002.025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高飞 1 1 1.0 1.0
2 沈奇雨 1 1 1.0 1.0
3 许徐飞 1 1 1.0 1.0
4 宋洁 1 1 1.0 1.0
5 赵娜 1 1 1.0 1.0
6 韩基挏 1 1 1.0 1.0
7 李乘揆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TFT-LCD
Sand Mura
过刻
厚度
刻蚀时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液晶与显示
月刊
1007-2780
22-1259/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20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1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