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传统水产养殖池塘底泥为材料,从中分离筛选得到31株亚硝酸盐去除菌,从中筛选到1株亚硝酸盐去除能力最强的菌株N-F-0117.该菌株对40 mg·L-1亚硝酸盐的去除率高达92%,对80 mg·L-1亚硝酸盐去除率仍有53%;初始pH值5~10时菌株对亚硝酸盐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菌株去除亚硝酸盐时最适碳源为蔗糖,浓度为>2 g·L-1;去除亚硝酸盐时最佳菌液添加浓度为>0.05%.对菌株进行形态分析、生理生化鉴定,确定该菌株为栖稻黄色单胞菌(Flavimonas oryzihabitans).
推荐文章
虾池中具有降解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能力的细菌多样性
细菌多样性
亚硝酸盐
硝酸盐
16S rDNA
系统发育
化学法高效去除废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化学法
还原
硝酸盐废水
食品添加剂硝酸盐、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研究
食品添加剂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检测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养殖池底泥高效亚硝酸盐去除菌的分离及去除条件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亚硝酸盐 栖稻黄色单胞菌 鉴定 去除条件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4-607
页数 分类号 Q939.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5062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国强 14 40 4.0 6.0
2 苏艳秋 11 24 3.0 4.0
3 顾继锐 12 65 5.0 8.0
4 伍翠芳 3 30 2.0 3.0
5 符燕华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9)
共引文献  (11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硝酸盐
栖稻黄色单胞菌
鉴定
去除条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352X
34-1162/S
大16开
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05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