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神经毒性体外评价系统是以细胞培养、组织培养等实验方法为基础,利用生物化学、分子学、电生理学、形态学检验以及各种组学技术对毒物暴露致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损伤进行研究的评价体系.应用领域包括高通量筛选神经毒性化学药物和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体外评价系统与标准化的体内神经毒性实验相比,其优势在于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强,是更加有效和经济的替代方法,能够补充或增加体内实验数据.虽然体外评价系统具有诸多优点,但也不能完全替代更加复杂和完整的神经系统.如何将体外实验数据与体内实验数据相关联是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领域.体外评价系统的研究不断发展,如细化检测终点、构建特定的组织培养模型以及拓展简化系统实现跨学科间的创新等.神经毒性体外评价系统不仅仅是风险性评价的主要方法,还是研究多类型神经毒物作用机制的重要方法.
推荐文章
化学物的神经毒性体外评价方法
神经系统/毒性
细胞培养技术
神经元
神经化学
B[a]P所致神经发育毒性的研究进展
B[a]P
神经发育毒性
认知
记忆
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研究进展
鱼类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进展
全氟辛烷磺酸的海马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全氟辛烷磺酸
海马脑区
神经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神经毒性体外评价系统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新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神经毒性 体外评价系统 筛选模型 作用机制模型
年,卷(期) 2015,(15) 所属期刊栏目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巡礼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02-170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雪 29 48 4.0 6.0
2 屈哲 18 12 1.0 3.0
3 杨艳伟 20 12 1.0 3.0
4 吕建军 25 25 2.0 4.0
5 林志 20 17 2.0 4.0
6 霍桂桃 17 13 2.0 3.0
7 张頔 18 11 1.0 3.0
8 张硕 3 11 1.0 3.0
9 李珊珊 8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神经毒性
体外评价系统
筛选模型
作用机制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新药杂志
半月刊
1003-3734
11-285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太阳园11号楼2603室
82-488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40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8595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