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手指指节折痕同指纹和掌纹一样,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及可区分性的特点,可作为一种用于人体身份识别的生物特征。针对手指指节折痕的分布特征和形状特征,研究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指节折痕识别算法。首先利用Radon变换对指节折痕子图像进行变换,形成投影矩阵;其次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对投影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从而形成指节折痕特征矢量;更进一步,考虑指节折痕特征比较简单的特点,重点研究了指节折痕的特征融合策略,用以描述指节折痕特征以达到最大的可区分性;此外定义了一种城区距离来衡量不同指节折痕特征之间的相似度,进行指节折痕特征匹配。最后在自建图像数据库中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推荐文章
基于特征融合的步态识别算法研究
生物特征识别
步态识别
特征融合
权重
傅里叶描述子
基于投影和小波分析的手指指节折痕识别算法
手指指节折痕
生物特征识别
小波分析
特征提取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手指指节折痕识别
图像分割
生物特征识别
离散余弦变换
手指指节折痕识别
基于多特征融合CNN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人脸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CNN)
多特征融合
leakyrelu激活函数
人脸数据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特征融合的指节折痕识别算法研究
来源期刊 机电工程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指节折痕 Radon变换 奇异值分解 特征融合策略 城区距离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P391
字数 44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492.2015.08.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娟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 16 26 2.0 4.0
2 罗荣芳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7 63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特征识别
指节折痕
Radon变换
奇异值分解
特征融合策略
城区距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机电工程技术
月刊
1009-9492
44-1522/TH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北路663号
46-224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98
总下载数(次)
46
总被引数(次)
295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