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本文以中低速磁浮轨道系统特点为研究对象,研究当前国内外三种典型的中低速磁浮轨道结构形式,介绍各重要组成部件的主要技术特征及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其工程适应性进行简要分析,从而加深对中低速磁浮轨道系统特点及工作特性的理解和认识,为完善中低速磁浮轨道结构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中低速磁浮轨道系统一般包括轨道设备及其支承结构,并组成断面为“T”形的结构形式,合理的轨道结构形式设计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处理轨道与轨道梁的相互关系;主动控制的磁轨关系对于轨道系统的设计有决定性影响;磁浮系统稳定性要求轨道设计满足大质量、大阻尼和小变形要求;小间隙悬浮对轨道系统提出了严格的高精度要求;(2)针对实际工程应用:HSST系统轨道有相对较多的实际应用经验,但无法实现F轨的灵活调节;无轨枕直连式轨道经济性较差;整体式道床轨道通过设置道床调整层和上承式扣件系统实现轨道结构的高度整体性和良好的几何形位保持性,符合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技术要求;(3)本研究成果可为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营线轨道设计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中低速磁浮系统起浮阶段的振动特性分析
车轨耦合振动
电磁悬浮
中低速磁浮
动力学模型
悬浮控制器
中低速磁浮列车电气系统
磁浮列车
牵引系统
悬浮控制
中低速磁浮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中低速磁浮交通
中低速磁浮车辆
技术原理
特点
中低速磁浮列车动载荷及动应力测试研究
中低速磁浮列车
动载荷
应力
测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低速磁浮轨道系统特点及工程适应性分析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交通 轨道结构 HSST 磁轨关系 电磁力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线路与轨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9
页数 6页 分类号 U213
字数 444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平 16 81 6.0 8.0
2 颜华 46 347 10.0 16.0
3 蔡文锋 18 105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45)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低速磁浮交通
轨道结构
HSST
磁轨关系
电磁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