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莱芜猪在过去30多年的保纯选育中,表现出了最具鲜明特点的肉质特性。肌内脂肪含量平均达11.6%,最高达22%。近年来利用莱芜猪这一特性,进行了雪花猪肉的选育与生产相关技术的研究。通过建立性能系,组建高肌内脂肪群体,以开放式个体选择为主要方法的本品种选育和营养日粮调控、管理工艺的改进等,使莱芜猪形成了明显的雪花猪肉性能系群体。结果表明:⑴莱芜猪经过性能系选育至第四世代基础群经产母猪均产活仔数12.39±0.41头,显著高于0世代11.90±0.63头(<0.05);第四世代同胞育肥日增重平均421±11.96 g,料重比平均(4.14±0.23)︰1,瘦肉率平均(43.12±0.38)%,与一世代相比无明显差异(>0.05),肌内脂肪含量(13.78±0.81)%,与一世代(11.67±0.95)%相比差异显著(<0.05)。⑵通过营养调控,采用吊架子式的育肥方法和生物发酵饲料等多样性的日粮料饲喂,能显著地改善肉品品质。⑶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增加运动强度和生产屠宰工艺改进也能提高肉质品质。
推荐文章
无公害藏猪肉生产技术
藏猪
无公害食品
生产管理
莱芜猪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肉质性状种质资源比较研究
莱芜
杜长大
肉质性状
肌内脂肪含量
滴水损失
猪肉品质遗传改良技术与应用
猪肉品质
遗传改良
分子育种
地方猪种
莱芜猪极品猪肉的产业化开发
莱芜猪
极品猪肉
产业化
开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莱芜猪雪花猪肉品系选育与生产技术
来源期刊 中国猪业 学科
关键词 莱芜猪 雪花猪肉 选育生产技术 营养调控 猪肉品质
年,卷(期) 2015,(z2) 所属期刊栏目 第一部分 种质特性研究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8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78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武英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173 1409 19.0 30.0
2 曾勇庆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08 1583 23.0 36.0
3 张伟力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73 1598 21.0 3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莱芜猪
雪花猪肉
选育生产技术
营养调控
猪肉品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猪业
双月刊
1673-4645
11-5435/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0-493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9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