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千兆以太网实现了连接在同一台计算机上的两部相机同时工作.采用一个即插即用的数据采集模块作为同步触发信号发生器,利用LabVIEW编程产生两路具有指定周期的同步脉冲信号,用于触发两部相机同步工作.采用Microsoft Visual C++编写相机同步采集软件,实现了两台相机间的同步图像采集及自动存储.同步帧率达到18帧/s,为课题组的双目视觉脉搏信息测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双目视觉脉搏图像采集系统精度分析
同步采集
激光位移传感器
双目视觉脉搏图像采集系统
精度分析
基于FPGA的双目视觉同步采集系统
双目视觉
同步采集
乒乓缓存
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基于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的特征点匹配研究
双目视觉测量
特征点匹配
位置约束
坐标提取
高精度测量
实验验证
基于双目视觉的板材平面测量研究
双目视觉
板材
亚像素
角点提取
尺寸测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目视觉脉搏测量系统中的相机同步采集方法
来源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双目视觉 千兆以太网 外触发 同步采集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99-2006
页数 8页 分类号 TP399
字数 57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1506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爱华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130 802 15.0 21.0
2 陈晓雷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17 74 5.0 7.0
3 王平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6 89 4.0 6.0
4 林冬梅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12 56 4.0 6.0
5 沈蓉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1 13 1.0 1.0
6 杨力铭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4 4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计算机应用
双目视觉
千兆以太网
外触发
同步采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双月刊
1671-5497
22-1341/T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12-46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4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33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