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Dr.Robert Lado)于1957年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他主张对第一语言和目的语进行语音系统、形态系统、句法系统等方面的共时对比,目的是确定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预测学习者容易学会或难以学会的领域.为此,普拉克特(C· Practor)(1967)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差异的角度提出了“难度等级模式”.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理论,举例说明了在韩语学习过程中“难度等级模式”6个阶段的的具体体现,从而为以汉语为母语的韩国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推荐文章
韩国语基底形的习得研究
基底形
表面形
不规则活用
试论韩国语时态习得的突破点
时态
韩汉对比
绝对时制
相对时制
韩国语基底形的习得研究
基底形
表面形
不规则活用
韩国语能力考试的备考策略探索
韩国语
能力考试
学科考试
考核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难度等级模式”在韩国语习得中的体现
来源期刊 新校园(上旬刊) 学科
关键词 对比分析假说 难度等级模式 韩国语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人文社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3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37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对比分析假说
难度等级模式
韩国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校园(上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77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