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庞德和斯奈德是两个二十世纪最受亚洲影响的美国诗人.本文以马丁·布伯的“我—你”主体间性哲学概念为线索,将他们做了平行比较,认为庞、斯译诗继承了古汉诗的诗歌主题和艺术手法,又反向影响了中国近现代诗歌,故而他们的译诗与中国诗之间存在“我”与“你”的主体间性关系.
推荐文章
主体间性视野下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思想
主体间性
毕达哥拉斯学派
数的和谐
政治美学
净化
主体间性对主体教育的启示
主体间性
主体教育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探析
对话
主体间性
形势与政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与“你”的相遇——庞德、斯奈德所译汉诗的主体间性管窥
来源期刊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学科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我—你” 庞德 斯奈德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翻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90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晓嘉 13 43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6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体间性
“我—你”
庞德
斯奈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季刊
1674-1234
31-1964/H
大16开
上海市川东路500号
4-32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2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