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作为苯丙烷途径的入口酶,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等生物过程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已测序的葡萄基因组中预测得到17个PAL基因,其中13个串联分布在第11和16号染色体的2个重复基因群中,4个随机分布于其他染色体。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葡萄大部分PAL基因与双子叶植物PAL基因聚为一类,而串联分布于第11号染色体的4个PAL基因与单、双子叶植物PAL基因亲缘关系较远。利用‘赤霞珠’葡萄果实转录组数据克隆获得5个PAL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序列分析显示,这些PAL基因能够编码具有完整结构域的PAL蛋白。表达谱分析及产物检测结果表明, VviPAL2和VviPAL15在葡萄果实和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且在不同发育期果实中的表达与酚类物质的积累密切相关。此外,果实曝光和遮光处理分别促进和抑制VviPAL2、VviPAL4和VviPAL7的表达及相应产物的积累。
推荐文章
拟南芥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拟南芥
苯丙氨酸解氨酶
生物信息学
克隆
带有GFP标签的油松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基因重组
农杆菌
绿色荧光蛋白
油松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油松
苯丙氨酸解氨酶
克隆
序列分析
白桦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的分离及其表达
苯丙氨酸解氨酶
基因表达
木质素生物合成
抗病性
次生代谢
木材形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葡萄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来源期刊 植物生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赤霞珠’ 苯丙氨酸解氨酶 基因家族 表达谱 酚类物质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208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军 98 946 16.0 27.0
2 李强 64 628 16.0 23.0
3 段长青 59 715 16.0 23.0
4 潘秋红 68 932 16.0 27.0
5 张雪 38 191 9.0 12.0
6 陈武 8 28 3.0 5.0
7 朱燕溶 2 0 0.0 0.0
8 成果 2 0 0.0 0.0
9 孙润泽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赤霞珠’
苯丙氨酸解氨酶
基因家族
表达谱
酚类物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生理学报
月刊
2095-1108
31-2055/Q
大16开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楼
4-267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4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05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