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哈贝马斯在文章中从他的交往行为理论框架出发阐释阿伦特的行动概念,认为阿伦特阐释了发生于言语实践中的交互主体性的建构。他赞赏阿伦特从交往行为的规范特征中解读出一种未受损害的权力概念和主体间性概念的努力,但同时指出,阿伦特以古希腊城邦为原型界定政治的本质,采用了公共和私人、国家与经济、自由与福利、政治活动与生产活动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概念框架,这些僵硬的区分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和现代国家中已经不再适用。哈贝马斯指出,阿伦特正确地坚持了技术和经济对贫困的消除并不是政治自由的充分条件,但是当她坚持认为社会和经济事务进入公共领域,必然使得任何政治-公共领域的活动都被败坏的时候,她却成了不再适合现代条件的政治概念的牺牲品。哈贝马斯认为,在现代条件下,一种完全清除了社会经济问题的政治是不可想象的。
推荐文章
新来者:论汉娜·阿伦特的儿童观及其现实意义
儿童教育
汉娜·阿伦特
诞生性哲学
私人领域
儿童与世界
阿伦尼斯模型研究
阿伦尼斯
激活能
加速因子
退化
福柯权力思想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
知识权力
规训权力
青少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阿伦特的交往权力概念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阿伦特 哈贝马斯 主体间性 权力的交往 生产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188
页数 9页 分类号 D63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东风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150 1955 24.0 43.0
2 哈贝马斯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阿伦特
哈贝马斯
主体间性
权力的交往
生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