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重庆不同区域收集土壤,分离到一株高产黑色素的菌株(H4),通过16SrDNA序列测定,菌株与Streptomyces puniciscabiei序列相似性为99%,该菌产生的胞外黑色素在可见-紫外光区均有吸收,紫外区光吸收强,随着波长的减小,吸收增强,在210 nm左右有1个吸收高峰.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在L-酪氨酸的含量为0.73 g/L,pH值为6.05,温度28℃的条件下,菌株黑色素实际产量达2.49 g/L.
推荐文章
冠突散囊菌产胞外黑色素发酵条件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冠突散囊菌
黑色素
发酵条件优化
稳定性
一株产黑色素海洋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海洋细菌
黑色素
16S rDNA
发酵条件优化
玉米大斑病菌的胞外黑色素种类及影响其产量的因素
玉米大斑病菌
DOPA黑色素
红外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胞外黑色素菌株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来源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黑色素 链霉菌 16SrDNA 响应面法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6-1740,1763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3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33/j.1001-6880.2016.1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敦秀 49 244 9.0 13.0
2 张慧 15 56 4.0 7.0
3 马连杰 16 45 4.0 6.0
4 朱金山 11 57 4.0 7.0
5 余端 12 1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色素
链霉菌
16SrDNA
响应面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月刊
1001-6880
51-1335/Q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6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04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