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并研究其对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槲皮素、橙皮素)载药性能及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 制备负载黄酮类化合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扫描/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解析对其进行表征,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纳米粒的载药量.结果 所得纳米粒形状大小均一,平均粒径230~250 nm,比表面积为1 045 cm2/g,孔径2.8 nm.橙皮素、槲皮素和芹菜素的载药量分别为27%、23%和18%,40 min时的释放量分别为84%、80%和76%.结论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可实现黄酮类化合物的高负载,并显著提高其在水溶液中的溶出度.
推荐文章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对穿心莲内酯载药性能及药物释放的影响
穿心莲内酯
介孔二氧化硅
纳米粒
体外释放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载药性能的研究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载药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缓控释系统影响药物释放因素研究进展
孔尺寸
孔的连通性
介孔材料表面性质
壳层厚度
药物缓控释
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及研究分析
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
正交实验
光热稳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对黄酮类化合物载药性能及药物释放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纳米粒 芹菜素 槲皮素 橙皮素 载药性能 药物释放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8-53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44
字数 36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6.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亚男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29 133 7.0 10.0
2 戚爱棣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59 613 11.0 23.0
3 任晓亮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62 225 9.0 13.0
4 邱喜龙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9 28 3.0 4.0
5 裴高升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3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介孔二氧化硅
纳米粒
芹菜素
槲皮素
橙皮素
载药性能
药物释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