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语境差异巨大,在概念的理解与转换中,必须高度重视其语境差异.如在“物”、“物化”思想的理解上就迥然不同。因此,对于西方抑或新中国成立前来自日本的、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我们都不能直接挪移或拿来主义地直接使用,而必须批判性地予以检思,并根据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对其进行本土化、中国化,确立起适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概念和范畴体系。
推荐文章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视角浅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人本化
大众化
立体化
论李达民主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李达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民主革命时期
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实效性
学生主体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的语境差异:以“物化”为例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语境差异 “物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对话 中西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6-186
页数 1页 分类号 B223.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森林 中山大学哲学系 60 276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语境差异
“物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对话
中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双月刊
1000-4246
31-1889/C
上海桂林路100号
4-387
出版文献量(篇)
4766
总下载数(次)
3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