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學》“格物致知”之說,遵朱訓“格”爲“窮極”符合中華文化的精神與歷史脉絡.先秦格物思想的確立,奠定了中華文化數千年而不墜的根基.從文化史以及思想史觀之,格物思想既影響了雅文化的奠定,亦滲透到俗文化的各個領域.就由淺入深的發展軌迹言,格物思想的衍變軌迹爲:觀物格物—修身應物—超越於物—心物交融—天人合一.通過文獻的爬梳可知,道家思想雖亦從觀物格物來,然其最終導向於忘我、去我以达至物我混一的思想,對立了人與物,從而錯人而思天,並非格物思想的本質.儒家以人爲本而强調修養的心物交融,進而達至中庸與天人合一的境界,則符合了人性與現實生活的規律,乃格物思想的根源.中華文化成爲世界各大文化中唯一歷數千年而不斷,並歷久而彌新,實與格物思想窮究事物之理,然而又不追求最終與一致的結論,存在着莫大的關係.
推荐文章
《阴证略例》阴毒阳毒论浅析
王好古
阴证略例
阴毒
阳毒
文献研究
格物致知与宋代中医的辨证施治*
宋代
格物致知
中医
辨证施治
老視理論及治療進展
老視
機理
治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格物思想論略
来源期刊 中国经学 学科
关键词 格物 儒家 天人合一 文化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三禮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64
页数 24页 分类号
字数 2282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德龍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格物
儒家
天人合一
文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经学
不定期
978-7-5495-5631-1
广西省桂林市西清路9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