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诗性隐喻由Lakoff与Turner提出,但其界定尚未明晰。本文首先重新界定诗性隐喻,厘清概念隐喻与诗性隐喻的区别与联系,归纳出诗性隐喻的三个性质,即动中生静、补白添彩和推陈出新,并以关联理论为基础,构建出小说诗性隐喻解读模式,将其应用于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集《亲爱的生活》中。本研究不仅扩展了关联理论的应用范围,而且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小说解读模式。
推荐文章
关联理论与隐喻翻译
关联理论
隐喻
可译性
翻译效度
翻译模式
关联理论与隐喻翻译
关联理论
隐喻
可译性
翻译效度
翻译模式
跨文化视阈中的西方隐喻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跨文化视阈
西方隐喻研究
英语教学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联理论视阈下的小说诗性隐喻研究
来源期刊 语言教育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诗性隐喻 小说 关联理论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3
页数 6页 分类号 H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风光 46 96 5.0 9.0
2 杨婷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性隐喻
小说
关联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言教育
季刊
2095-4891
21-1586/H
16开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6号大连外国语大学机关
8-81
1987
chi;eng
出版文献量(篇)
10709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28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