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前诊断的一例罕见染色体异常的遗传学机制及预后.方法 对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的胎儿染色体可疑结构异常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进行鉴定,同时应用全基因组基因芯片(whole genome DNA microarray)检测其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结果 胎儿的一条21号染色体长臂疑似存在重复,即46,XX,dup(21)(? q21q22),专一序列探针FISH检测证实21号杂交区域存在重复,即nuc ish 21q22×3,基因芯片检测证实胎儿染色体21q21.3q22.3区存在17.87Mb的片段重复,涉及GATA1 、JAK2、ALL等121个OMIM基因,涵盖唐氏综合征关键区,与颅面异常、心脏异常、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四肢异常等相关.此外,胎儿还存在4p16.1p16.3区8.43 Mb片段的缺失,涉及FGFR3、LETM1、WHSC1、WHSC2等64个OMIM基因,涵盖Wolf-Hirschhorn综合征疾病区域,与生长发育迟缓、头面部异常、心脏异常、智力低下、肌张力减退等相关.经咨询,其家属要求于孕25周时终止妊娠.结论 当核型分析无法确定染色体的结构异常时,应该用特定位点的探针进行FISH检测有利于鉴别异常的类型,结合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检测,可以分析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及其所涉及的致病基因,为临床预后及表型分析提供线索.
推荐文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产前诊断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
原位杂交,荧光
产前诊断
染色体
非整倍性
羊水
DNA探针
产前诊断中限制性胎盘嵌合体病例的发现及检测
限制性胎盘嵌合体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产前诊断
染色体非整倍体
150例绒毛产前诊断及随访的研究
绒毛
产前诊断
随访
208例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的基因诊断与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
非综合征性耳聋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测序
基因芯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前诊断一例46,XX,del(4),dup(21)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 生长发育迟缓 荧光原位杂交 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技术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3-9406.2017.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晓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 122 1502 20.0 35.0
2 张静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 216 2159 26.0 41.0
3 张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 74 166 8.0 12.0
4 任梅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 29 201 8.0 13.0
5 宋桂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 32 217 8.0 14.0
6 刘雪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 6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
生长发育迟缓
荧光原位杂交
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月刊
1003-9406
51-137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3段17号
62-16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3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57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