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生物柴油中分别掺入体积分数20%和50%的2,5-二甲基呋喃(DMF)组成DMF20和DMF50混合燃料,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对柴油、生物柴油和生物柴油/DMF混合燃料开展低温燃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和柴油燃烧特性相近,生物柴油含氧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低温燃烧的碳烟排放;增大生物柴油中DMF掺混比例,混合燃料十六烷值降低,滞燃期延长,燃烧速率加快,预混放热峰值升高,最大压力升高率增大,DMF50即使在高负荷下也呈现典型的预混单峰放热.在低负荷时,掺混燃料热效率并没有优势,随负荷增大,掺混燃料在热效率方面逐渐表现出优势,特别是DMF50在高负荷时优势明显,指示热效率提高到46.5%(此时柴油和生物柴油分别为43%和43.3%).掺混DMF对碳烟改善明显,在高负荷、低温燃烧、低氧浓度条件下DMF50仍可基本实现无碳烟排放,同时提高DMF掺混比例对改善高负荷低温燃烧的CO和HC排放作用显著.
推荐文章
柴油机燃用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
燃烧
柴油机
柴油/乙醇混合燃料
十六烷值改进剂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在柴油机上的应用
柴油机
废气排放
含氧燃料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柴油机
甲醇/柴油
混合燃料
动力性
经济性
排放
生物燃油/柴油混合燃料柴油机燃油加温系统设计理论分析
生物燃油
混合燃料
加温系统设计
理论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柴油/DMF混合燃料对柴油机低温燃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低温燃烧 生物柴油 DMF 掺混比例 负荷 碳烟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1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421
字数 59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斌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134 7.0 11.0
2 郑尊清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01 905 16.0 25.0
3 刘海峰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6 872 16.0 28.0
4 钟小凡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10 2.0 3.0
5 王小峰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温燃烧
生物柴油
DMF
掺混比例
负荷
碳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