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早期循证医学所倡导的证据分类和分级体系多基于不同研究设计类型针对干预效力的评价.这些体系给临床研究,给医学实践带来了巨大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体系的应用逐渐出现了弊端.特别是在引入到现今真实世界研究和中药上市后安全性评价研究领域时,遇到了许多无法兼容的问题.国内外有关上市后药品安全性证据分级和分类研究尚不多见,研究者们发现系统地收集和评价有关上市后药品安全性证据有重要意义.借鉴循证医学有效性证据分类、分级的成功经验,探索对上市后中药安全性证据评价、分类和分级标准并形成安全性证据评价的基本框架,从点、线、面等多个角度出发,综合不同证据源,构建上市后中药安全性评价证据体,为今后该领域证据体系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技术支持.
推荐文章
构建中药上市后安全性评价证据体的思考
安全性评价
证据体
上市后中药
灯盏细辛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循证药学研究
灯盏细辛注射液
安全性
上市后再评价
国产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上市后安全性评价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安全性
我国医疗器械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工作概述
医疗器械
安全性
监测
概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市后中药临床安全性循证证据体评价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上市后中药再评价 安全性 证据评价 循证医学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思路与方法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4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61/CJIM.2017.01.01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雁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597 7718 39.0 62.0
2 廖星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85 892 16.0 2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1)
共引文献  (344)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上市后中药再评价
安全性
证据评价
循证医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003-5370
11-2787/R
大16开
北京西苑操场1号
2-5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8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672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