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言虚词兼具“虚”而“活”的特点。所谓“虚”,就是其词性和意义均不及实词那样具体、实在,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才能表示语法意义;所谓“活”,就是用法灵活多变。正因为文言虚词的这个特点,造成了虚词比实词更加纷繁复杂的情况,且这种独特的以隐微见深意的“言语形式”所承载的“文言意味”常常被忽略。
推荐文章
初中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学习
初中文言文
实词
虚词
医古文虚词琐论
医古文
虚词
重要性
辨析
灵活性
《龙岗秦简》虚词研究
龙岗秦简
虚词
古汉语
指向言语形象思维的"读·思·达"
言语形象思维
读·思·达
语言文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虚词不虚有深意——从虚词隐微的言语形式看内容深意
来源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文言虚词 言语形式 隐微 内容 语法意义 “活” “虚” 实词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2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32.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爱钧 7 1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言虚词
言语形式
隐微
内容
语法意义
“活”
“虚”
实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月刊
1002-2155
61-1031/G4
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
52-279
出版文献量(篇)
423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