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围食膜蛋白最早是从昆虫围食膜中解离得到的,在保护昆虫免受外源微生物侵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围食膜蛋白在对虾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前期进行了凡纳滨对虾转录组分析,并克隆获得了凡纳滨对虾2条类围食膜蛋白基因LvPT1和LvPT2,其编码的2条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极高,同已报道的其他虾类围食膜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利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组织表达分析发现,LvPT1和LvPT2与对虾卵巢围食膜蛋白(SOPs)类似,在卵巢中高度表达,利用半定量PCR方法,分析LvPT2在对虾早期发育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LvPT2在受精卵时期表达量最高,随着发育进行,表达量逐渐降低,至无节幼体孵出后无明显表达.研究表明,LvPT1和LvPT2与虾SOPs应为同一类围食膜蛋白,可能参与了受精卵细胞的形成,并在保护对虾早期胚胎发育时免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凡纳滨对虾围食膜蛋白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凡纳滨对虾
围食膜蛋白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克隆
凡纳滨对虾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基因克隆及其表达
凡纳滨对虾
NASP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荧光定量PCR
凡纳滨对虾Hox基因及其在早期发育中表达模式的研究
Hox基因
凡纳滨对虾
甲壳动物
早期发育
表达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凡纳滨对虾卵巢类围食膜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表达
来源期刊 水产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围食膜 围食膜蛋白 胚胎发育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9-657
页数 9页 分类号 Q785|S968.2
字数 58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64/jfc.2016071047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相建海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25 2734 33.0 47.0
2 李富花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0 262 10.0 15.0
3 马欢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4 褚吉兴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5 王丽燕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 9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凡纳滨对虾
围食膜
围食膜蛋白
胚胎发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产学报
月刊
1000-0615
31-1283/S
大16开
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4-297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5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040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