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1例凝血因子Ⅺ(FⅪ)缺陷症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及临床分析,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过柱法从患儿外周血中提取DNA,应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序技术对FⅪ基因的外显子编码区进行直接测序,并与参考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在患儿外周血中检测到致病的基因突变:FⅪ c.738 G→A(p.色氨酸246*)杂合突变和c.841 G→T(p.谷氨酰胺281*)杂合突变,确诊为FⅪ缺陷症,该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通过间断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接近正常.结论 FⅪ缺陷症是由于FⅪ基因缺陷,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的罕见疾病.导致该患儿FⅪ缺陷症的发病机制是无义突变,考虑机制为循环中产生的FⅪ减少或FⅪ基因表达发生障碍所致.
推荐文章
遗传性联合凝血因子Ⅴ与Ⅷ缺乏症1例报告
遗传性联合凝血因子缺乏症
凝血因子
凝血酶原复合物
冠心病血瘀证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分析
冠心病
血瘀证
凝血因子Ⅶ
凝血因子Ⅶ活性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家系基因型与表型分析
因子Ⅶ缺陷症
血液凝固
临床表型
基因重组凝血因子Ⅶa治疗心内直视手术后弥漫性渗血10例
基因重组凝血因子Ⅶa
心内直视手术
出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童凝血因子Ⅺ缺陷症1例基因检测及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江苏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Ⅺ缺陷症 基因突变
年,卷(期) 2017,(2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17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460/j.cnki.0253-3685.2017.23.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玉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138 475 10.0 14.0
2 徐学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72 185 8.0 9.0
3 张园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19 49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血因子Ⅺ缺陷症
基因突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医药
半月刊
0253-3685
32-1221/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28-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98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