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道德的形成依赖于生命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只有将生命个体置身于生活中,才能使个体成为有道德的人.因此,小学道德教育只有回归生活,才能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教师可通过以下策略促进道德教育向生活回归:第一,道德教育理念凸显生命价值;第二,用生活中的元素构成道德教育的内容;第三,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实施道德教育.
推荐文章
浅谈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小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行为塑造
用心交流
策划活动
在新教育中如何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新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小学生
途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学生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策略研究
来源期刊 教育观察(下半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道德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化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德育心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9
页数 2页 分类号 G41
字数 27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阳洋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德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观察(下半月)
月刊
2095-3712
45-1388/G4
16开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48-218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9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55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