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工业社会进程中声音技术的发展为听觉文化的转向提供了可能性。留声机和唱片的出现让受时间限制的听觉对象变得可录制、可复制,声音在公共空间营造中的应用不断泛化,完全个人化的聆听也得以实现。在技术的支持下,当代人的内在文化需求使听觉转向成为一种必需。听觉取消了人类在观看外部世界时高高在上的位置,而强调以平等的姿态接纳和感受世界,这一理念有利于消除视觉霸权背景下人类被信息轰炸的疲惫,唤醒麻木已久的审美感受力。
推荐文章
海洋文化的学科主体性困境与建构
海洋文化
学科主体性
研究方法
理论体系
文化软实力
工程与工程主体性
工程
工程主体
工程主体性
自然
社会
讨论式教学在化学主体性模式下的探究
讨论式教学法
思考
优化
实践
讨论式教学在化学主体性模式下的探究
讨论式教学法
思考
优化
实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何以走向听觉文化——听觉的时空突破与审美主体性讨论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听觉文化 机械复制 听觉空间 声音景观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8
页数 12页 分类号 B51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樱子 上海大学文学院 5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听觉文化
机械复制
听觉空间
声音景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