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文质之争"为核心的佛经译论史勾勒, 虽然结构清晰易于理解, 但"文""质"毕竟是模糊的相对性概念, 难以担当解释复杂翻译现象、诠释个体翻译主张的重任, 支谦即一位被"文"派标签所掩盖的典型.本文以支谦所译《法句经》及其撰写的《法句经序》为切入点, 结合文本与史料, 重释支谦的翻译思想和事实;同时以支谦为线索, 重新梳理中国佛经翻译时期与支谦译经相关的历史评论, 结合佛教传播史料, 解读不同评论背后的翻译需求和主张, 及其褒贬变化与中国佛经翻译史的关联, 并由此反观聚焦于"文质之争"的佛经译论史研究之局限.
推荐文章
全球本土语境下的中国译论史划分
中国译论史
翻译散论期
翻译专论期
翻译综论期
翻译宏论期
论吕祖谦心史哲学的基础结构及通天工夫
吕祖谦
历史
天道
浙学
“读图时代”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实践与反思——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传》为例
读图时代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传》
歌曲译配全过程解析 ——以《月亮河》为例
歌曲译配
《月亮河》
音乐文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思中国佛经译论史之"文质之争"——以"文"派支谦为例
来源期刊 中国翻译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支谦 文质之争 佛经译论 《法句经序》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译史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3,43
页数 7页 分类号 H0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芳 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67 250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支谦
文质之争
佛经译论
《法句经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翻译
双月刊
1000-873X
11-1354/H
16开
北京阜外百万庄大街24号
2-47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