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空间是构成整个历史叙事必不可少的基础。要使历史更贴近事件的原始存在状态,便应该在空间维度上进行编排和创造,赋予历史事件一种空间性的结构。[1]相对于历史时序,教师较缺乏营造历史空间引领学生体悟历史的策略,故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于教科书中的像“奥斯威辛集中营”那样的封闭历史空间,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一堆无法想象的数据,以及上百万个没有名字的死难者。
推荐文章
宪法序言的历史记忆研究
宪法序言
历史记忆
政治修辞
上饶集中营红色研学旅行优化研究
上饶集中营
红色旅游
研学旅行
红色研学
浅谈高中历史记忆方法
记忆
数字
规律
联想
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营造历史空间建构历史记忆——以“奥斯威辛集中营”教学为例
来源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奥斯威辛集中营 历史记忆 空间建构 教学 历史空间 历史叙事 存在状态 空间维度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G4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晓华 10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奥斯威辛集中营
历史记忆
空间建构
教学
历史空间
历史叙事
存在状态
空间维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历史教学
月刊
1009-3435
44-1142/G4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
46-7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0
总下载数(次)
51
总被引数(次)
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