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外加热源再生性能测试台架,对比研究了钛酸铝和碳化硅材料对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和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CDPF)再生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来流温度的增加,不同材料栽体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度梯度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而再生效率逐渐呈线性增大,再生温度的陡增不能直接使再生效率陡增;在炭黑剧烈再生时,钛酸铝材料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度梯度远高于碳化硅材料载体;压降随来流温度、炭黑担载量的增加而增大,压降大小与材料孔隙率、孔径及载体本身的结构有关.
推荐文章
DPF分区再生性能的试验研究
内燃机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分区再生
再生温度
再生效率
热量传递
再生封层材料对老化沥青的再生性能试验研究
再生封层
耐久性能
渗透性能
试验研究
高原环境下DPF主动再生的载体温度特性试验研究
柴油机
试验
主动再生
微粒捕集器
载体温度
温度梯度
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再生性能仿真分析
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DPF)
再生性能
过滤压降
温度梯度
再生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载体材料对DPF再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内燃机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材料 再生温度 温度梯度 再生效率 过滤压降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421+.5
字数 26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49/j.cnki.nrjgc.2018.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源 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四川汽车关键零部件协同创新中心 8 10 1.0 3.0
2 方嘉 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8 10 1.0 3.0
3 陈超 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四川汽车关键零部件协同创新中心 10 69 5.0 8.0
4 晋兆祥 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四川汽车关键零部件协同创新中心 2 9 1.0 2.0
5 王刚 2 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材料
再生温度
温度梯度
再生效率
过滤压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燃机工程
双月刊
1000-0925
31-1255/TK
大16开
上海市闵行区华宁路3111号
4-257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4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