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高校师生关系经历了从“教师中心”模式、“学生中心”模式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再到“师生双主体”模式的发展历程.基于师生交往关系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现实需要,高校“主体间性”模式的师生交往关系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探讨.然而,理想的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提出以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却由于沟通手段的缺乏而无法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师生、师师、生生以及学校与社会的多主体多向互动,因而教育的主体间性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一直是现代高校教育创新的难点.网络时代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倾向于网络教育与实体教育的融合发展,网络教育与实体教育的界限日益模糊,共享性成为高等教育嬗变的标志性特征,也为高校主体间性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契机.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融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差异性与共通性融合;二是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共识性与生成性融合;三是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交互性与发展性融合.
推荐文章
主体间性教育视域中的体育教学
主体间性
教育理念
体育教学
主体性教育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
教育环境
新时代高校生涯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生涯教育
模式创新
论“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互联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共享时代高校主体间性教育创新研究
来源期刊 潍坊学院学报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共享 主体间性 教育创新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高等教育与教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11
页数 6页 分类号 G640
字数 81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288.2018.05.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丽萍 10 11 2.0 3.0
2 谢淼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共享
主体间性
教育创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潍坊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1-4288
37-1375/Z
大16开
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9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94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