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国内外翻译界较少研究翻译课堂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过程.本篇论文在笔者(2014)构建的“翻译课堂教学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框架内,结合教学实践,尝试探讨教师译者如何引导学生译者,把其思维运作逐步调整到良好状态,从而正确认知处理作者的明示和暗含.我们认为:学生译者付出较少的推导努力就可以正确阐释作者的明示;他们会有效地认知处理作者的强隐含,借助弱式隐含性前提或结论认知推理弱隐含的“言外之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译者处于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心,只有其思维处于良好状态,才能对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以及相应的译文语言作出最佳顺应性选择,从而产出满足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译文话语,完成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推荐文章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认知语言学
作品
情感
本质
环境
近十年国内译者主体认知过程研究
译者主体
翻译过程
语言认知
社会心理
大学英语课堂学生话轮沉默的认知语用多角度分析
话轮沉默
大学英语课堂话语
认知语用
会话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学生译者认知处理作者明示和暗含过程的语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翻译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作者的明示与暗含 认知和谐 关联与顺应 最大顺应性选择 最佳顺应性选择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教学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8
页数 6页 分类号 H059
字数 76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358.2018.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占喜 28 524 10.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作者的明示与暗含
认知和谐
关联与顺应
最大顺应性选择
最佳顺应性选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翻译
双月刊
1672-9358
31-1937/H
大16开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33信箱
4-58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19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