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一项先进的技术手段, 合成孔径雷达层析技术 (Tomo SAR) 为解决SAR传感器固有的侧视模式引发的叠掩问题提供了可行性.但是, 传统的非参数谱估计方法, 比如截断奇异值分解法 (TSVD), 受限于较低的高程向分辨率, 并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如今, 基于压缩感知的SAR三维成像方法成为了主流, 但经典的压缩感知算法比如BP和OMP依然存在着运行效率低、超分辨能力不强、抗干扰能力低下等问题.因此, 对于鲁棒性高超分辨能力强的解叠掩算法的需求非常的迫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组稀疏的阵列干涉SAR三维重建算法, 在现有的压缩感知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实现了更强的超分辨能力和鲁棒性.针对仿真数据和国内首次机载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实验的数据, 本文验证了算法的超分辨性能, 并获得了实际的建筑物三维成像结果.
推荐文章
一种基于体素的三维重建方法
三维重建
体素
场景分块
基于MPB的三维重建方法研究及实现
无人机遥感影像
三维重构
影像拼接
姿态估计
捆集调整
一维子空间的三维重建方法
图像
三维重建
正投影
线性子空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基于组稀疏的阵列干涉SAR三维重建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基追踪算法 压缩感知 组稀疏 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 阵列干涉SAR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1064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N112017-0002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基追踪算法
压缩感知
组稀疏
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
阵列干涉SA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月刊
1674-7267
11-5846/N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9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0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