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试验设计方法,基于双侧水平二元空气进气布局固冲发动机,针对固冲补燃室空气进口长宽比和空气进气面积这两种因素对固冲补燃室掺混燃烧性能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空气进口长宽比和进气面积对补燃室掺混燃烧性能的影响较大,且在特定水平下两因素对补燃室掺混燃烧性能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随着空气进口长宽比的增大,补燃室温升效率呈先基本恒定、然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而补燃室总压恢复系数均呈减小的趋势;当空气进口长宽比大于1.000时,空气进气面积较小时补燃室温升效率相对较高;相同空气进口长宽比时,空气进气面积较小时的补燃室总压恢复系数均相对较高.
推荐文章
旋流式掺混结构对补燃室二次燃烧性能的影响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补燃室
旋流
掺混燃烧
特征速度
特型燃气喷口对补燃室掺混燃烧的影响?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补燃室
掺混燃烧
特型燃气喷口
特征速度
掺混装置对固冲发动机掺混燃烧性能的影响
固冲发动机
掺混装置
数值仿真
直连试验
固体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结构参数对掺混燃烧效率的影响
固冲发动机
正交试验设计
结构参数
燃烧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元空气进口结构参数对固冲补燃室掺混燃烧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航空兵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空气进口长宽比 空气进气面积 补燃室 温升效率 总压恢复系数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冲压发动机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J763|V435
字数 29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297/j.cnki.41-1228/tj.2018.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爱华 5 15 2.0 3.0
2 陈志明 7 15 2.0 3.0
3 单睿子 10 33 4.0 5.0
4 王希亮 11 22 3.0 4.0
5 王同辉 3 7 2.0 2.0
6 张磊扬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空气进口长宽比
空气进气面积
补燃室
温升效率
总压恢复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兵器
双月刊
1673-5048
41-1228/TJ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030信箱3分箱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1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