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接受理论中期待视野和意义空白的理论内涵,本文对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以及William John Bainbrigge Fletcher、Herbert Allen Giles、许渊冲、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许译采取注释方法或者结合直译、意译处理文化意象的翻译,这样即保留了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又阐释出文化意象的隐含含义,满足并拓展译语读者的经验视野,并尽量保留原诗文化意象的比喻特征或者转换修辞技巧,拓写原诗的意义空白和艺术魅力,丰富译语读者的审美体验,相较为最佳版本;2)四个译本存在文化意象翻译不当或者翻译错误问题,这是由民族历史、宗教信仰、思维模式、英汉语言特征、译者的主体性层面的差异造成的。
推荐文章
浅析舞剧《长恨歌》的价值所在
舞剧
《长恨歌》
华清池
社会价值
历史价值
经济价值
《长恨歌》札记两则
长恨歌
屏风
合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接受理论视角下《长恨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
来源期刊 中国应用语言学:英文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长恨歌》 接受理论 期待视野 意义空白 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 对比分析 诗歌翻译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7-541
页数 15页 分类号 H315.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一莹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恨歌》
接受理论
期待视野
意义空白
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
对比分析
诗歌翻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应用语言学(英文)
季刊
2192-9505
10-1474/H
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外研社大厦配楼330
出版文献量(篇)
1709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