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超时工作具有普遍性、制度性、文化性和违法性等主要特点,使劳动者透支身心健康、不利于学习提高,也无益于企业效益的增加,还具有不容忽视的社会危害。从目前劳动法制度看,超时工作的成因有工作时间界定不清、工时法律规制僵化、过劳损害认定困难、违法追究力度有限等方面。因此,治理超时工作,需要完善现有工时界定,探索新型工作模式,并完善“过劳死”预防规制,加强违法责任追究,从而优化现有劳动法制度。
推荐文章
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保障作用
劳动法
劳动者
保障作用
浅谈劳动法的意义作用
劳动法
意义
作用
浅论大学生劳动法主体地位问题
劳动法主体
大学生
工伤认定
浅谈新劳动法出台后高校编制外合同聘用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应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高校
临时工
档案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时工作现象与劳动法制度设计的应对
来源期刊 工会理论研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超时工作 劳动法律制度 应对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0
页数 9页 分类号 D922.50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敬波 11 0 0.0 0.0
2 徐子晔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时工作
劳动法律制度
应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会理论研究
双月刊
2096-6008
31-2048/D
上海市杨浦区吉林路2号
出版文献量(篇)
283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