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实现基于垫圈式压电六维力传感器灵敏度指标的多结构参数设计与优选,必须开展传感器的静态灵敏度解析数学模型研究.首先,分析了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根据载荷在传感器内部的传递路径推导其静态灵敏度解析数学模型;然后,使用解析数学模型和基于ANSYS软件的数值模型对9组不同结构参数模型分别进行了解析计算和数值模拟,在运用统计学理论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结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验证了解析数学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引入正交试验,结合解析数学模型研究了多个结构参数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规律,优选了传感器结构参数并研制了实验样机,完成了静态灵敏度标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垫圈式压电六维力传感器的解析数学模型与数值模型之间的综合相关系数为0.988;实验原型相对于解析数学模型和数值模型的平均载荷传递系数分别为0.73和0.75;解析数学模型、数值模型和实验原型的综合各向同性度分别为0.71,0.71和0.67,3种模型对传感器的灵敏度研究结论一致.以解析数学模型为基础的正交试验可实现对该类传感器的多参数主动设计和优选.
推荐文章
基于灵敏度指标的Stewart型六维力传感器结构参数设计
六维力
传感器
灵敏度
影响因子
性能图谱
平板式压电六维力/力矩传感器的研制
压电传感器
六维传感器
力/力矩传感器
有限元分析
Stewart型指尖力传感器结构尺寸对其灵敏度的影响研究
计量学
指尖力传感器
Stewart平台
灵敏度
新型预紧式六维力传感器及其位姿误差分析
力传感器
预紧式传感器
Stewart平台
位姿误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垫圈式压电六维力传感器静态灵敏度解析
来源期刊 光学精密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六维力传感器 灵敏度 解析数学模型 正交试验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微纳技术与精密机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1-91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P212.1
字数 56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OPE.20192704.09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岚 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7 530 11.0 19.0
2 刘俊 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1 570 13.0 19.0
3 刘京诚 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2 341 11.0 15.0
4 李敏 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5 316 9.0 15.0
5 徐军领 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6 张登卓 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六维力传感器
灵敏度
解析数学模型
正交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精密工程
月刊
1004-924X
22-1198/TH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16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98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