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H1受体拮抗剂地氯雷他定为基本骨架,采用药效团和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合成了3个新型具有H1/H4双重拮抗活性的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体外H1/H4靶点活性检测、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炎症因子释放和组胺诱导小鼠皮肤血管通透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3个化合物均具有H1/H4双重拮抗活性和显著的抗炎、抗过敏活性,且可减少LPS诱导小鼠TNF-α释放(P<0.01),抑制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1),抗炎、抗过敏活性优于地氯雷他定和卢帕他定,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推荐文章
新型双靶标化合物的合成与其抗高原缺氧损伤活性研究
氮氧自由基
乙酰唑胺
双靶标药物
抗缺氧活性
小鼠,近交 BALB C
甾体查尔酮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孕烯醇酮
查尔酮
一氧化氮
巨噬细胞
抗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靶点抗组胺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试剂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组胺 抗炎 抗过敏 同源建模 分子对接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359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1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22/j.cnki.hxsj.201900679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广卫 42 148 7.0 9.0
2 李家明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80 313 9.0 15.0
3 储昭兴 7 13 2.0 3.0
4 赵炎 3 1 1.0 1.0
5 朱启华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15 3 1.0 1.0
6 许勤龙 2 0 0.0 0.0
7 吴清晨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 0 0.0 0.0
8 莫佳佳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组胺
抗炎
抗过敏
同源建模
分子对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试剂
月刊
0258-3283
11-2135/TQ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100006信箱-16分箱《化学试剂》编辑部
2-44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0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13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