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家庭与学校是教育两个最重要的法定责任主体,合作共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基本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它既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与学校是两个教育者,这两者要志同道合,抱着共同的信念,提出同样的要求,并一致行动,这实际上构建了家校共育的基本理论框架。
推荐文章
大学生家校共育研究
大学生
家校共育
沟通
浅谈家校共育的结合及对策
家庭教育
早教
教育阵地
生活
共育
发展
小学"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的探究
互联网+
家校共育
模式探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防止家校共育中的四个认识偏差
来源期刊 中国德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家校共育 苏霍姆林斯基 基本理论框架 法定责任 认识偏差 家庭与学校 合作共育 本质和规律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小融 成都师范学院心理学院 6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家校共育
苏霍姆林斯基
基本理论框架
法定责任
认识偏差
家庭与学校
合作共育
本质和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德育
半月刊
1673-3010
11-5338/G4
大16开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80-430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30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11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