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列车速度、密度、重量三者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我国铁路近40年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挖潜扩能、铁路提速和发展高速铁路3个阶段.在挖潜扩能阶段,通过对既有线的更新改造提高列车重量和密度,快速提升运输能力;在铁路提速阶段,将提高列车速度放在首位,压缩旅客列车旅行时间,同时兼顾列车密度和重量的提高;在发展高速铁路阶段,列车速度、密度、重量按需发展、共同发展,列车速度和密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未来我国铁路列车速度、密度、重量发展方向:高速铁路列车速度将向400 km·h-1、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将向3 min、行车密度将向190对·d-1以上发展;高速货运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将达200 km·h-1及以上;客货共线铁路旅客列车速度最高可达200 km h-1,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最小可压缩到5 min,850m系列到发线铁路货物列车重量可提高到4 500~5 000t,1 050m系列到发线铁路可提高到5 500~6 400t;动车组列车将逐步替代普通旅客列车.
推荐文章
列车速度控制系统
信息
定位
列车速度控制
CRH5型动车组列车速度计算原理及逻辑应用
CRH5型动车组
列车速度
TCU速度
BCU速度
GPS速度
计算原理
我国高速列车速度分级
高速列车
速度分级
保有加速度
最高速度
基于模糊预测控制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研究
高速列车
模糊预测控制
速度控制
动态矩阵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发展中的我国铁路列车速度、密度、重量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速度 密度 重量 挖潜扩能 铁路提速 高速铁路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35
页数 9页 分类号 U292.4
字数 126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632.2020.04.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长海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16 264 8.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7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速度
密度
重量
挖潜扩能
铁路提速
高速铁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