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鲜品金盏银盘中绿原酸、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3种苯丙素类成分含量,并考察阴干、烘干、晒干及冻干等4种不同干燥方法对这3种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elch Materials Ultimate XB C18(250 mm ×4.6 mm,5 μm),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鲜品金盏银盘采用不同方法干燥后,水加热回流提取,经处理后测定.结果 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金盏银盘中3种苯丙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在不同方法制备的样品中,鲜品含量最高,其次为冷冻干燥、晒干、阴干,烘干样品含量最低.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金盏银盘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不同干燥方法对桂枝药材中苯丙素类成分的影响及评价
桂枝
干燥方法
苯丙素类
主成分综合评价
铅胁迫对金盏银盘的生长及其根系耐性的影响
金盏银盘
吸收
耐性指数
根系
九牛造根中苯丙素类成分的分离及鉴定
九牛造
苯丙素
化学成分
金盏银盘黄酮类成分抗氧化研究
金盏银盘
黄酮
抗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干燥方法对金盏银盘中苯丙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金盏银盘 绿原酸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干燥方法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3-649
页数 7页 分类号 R9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66/j.cnki.cn21-1349/r.2020.07.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盏银盘
绿原酸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干燥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858
21-1349/R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103号
8-53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493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