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抛物面的聚光现象解释焦点的现实意义,再利用焦点的成像启发学生探索抛物线的几何特征和赋予准线现实意义,然后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出符合该几何特征的轨迹方程是二次函数,进而证实和得到抛物线的几何定义,通过类比推导出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其他形式.让学生在创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思想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核心素养.结合教学实践,给出"再创造"教学设计的四个原则,供教学参考.
推荐文章
浅谈播音再创造及其意义
播音
播音再创造
播音员
听众
稿件
音乐表演再创造刍议
音乐表演者
再创造
审美
演奏技巧
民族风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再创造"教学设计
来源期刊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学科
关键词 抛物线 焦点 标准方程 再创造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教学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5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63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明 42 123 5.0 10.0
2 崔恩华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抛物线
焦点
标准方程
再创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324
论文1v1指导